线性振动摩擦焊接机是一种用于连接热塑性塑料部件的设备,线性振动摩擦焊接机的焊接参数主要包括频率、振幅、焊接压力、焊接时间和焊接深度等,以下是这些参数设置的相关要点:

频率:
模式选择:振动摩擦焊接机有高频振动模式(200 - 240Hz)和低频振动模式(80 - 120Hz)。一般根据上模具的重量和高度来选择,较轻、较高的模具可选用高频模式;较重、较矮的模具则适合低频模式。不过,频率对焊缝质量通常无显著影响。
振幅:
高频模式:对于高频工作模式(如 240Hz),输出振幅(峰值到峰值)通常在 0.5 - 1.8mm。当零件之间的间隙限制在小于 1.5mm 时,常使用高频振动。
低频模式:低频工作模式(如 100Hz)下,输出振幅一般为 2 - 4mm。通常振幅越大,焊接时间越短,但焊接部位的清洁度会变差。
焊接压力:
压力范围:可调整范围较大,从 0.5 到 20MPa。常用范围是 0.5 - 2.0MPa。
设置原则:较高的压力能减少焊接时间,但焊缝压力过大,会导致大量熔体流出焊缝区域,在熔体层下方的冷态塑料进行粘接形成冷焊缝,从而大大降低焊接强度。对于含有玻璃纤维的材料,应尽可能限制或减少熔体流动,因为熔体的横向流动会导致玻纤排布方向改变,减少焊缝的焊接强度。高粘度材料能承受较高的焊接压力,但较高的压力会增加第一阶段(固态摩擦阶段)的粉尘数量。
焊接时间:
控制方式:振动摩擦焊接过程有时间控制和深度控制两种方式,一般常用焊接深度控制方式。若采用时间控制,需要通过多次试验来确定合适的焊接时间。不同的材料、工件尺寸和结构,所需的焊接时间不同。通常,焊接时间在几秒到几十秒不等。
焊接深度:
深度确定:决定焊缝强度最重要的因素是焊接深度。当焊接深度超过一个临界阀值,即达到第三阶段(稳态流动阶段)的最小深度,焊接强度就能够达到母体材料强度。当焊接深度小于这个临界阀值时,焊接强度会降低;对于同种塑料之间的焊接,超过临界阀值后继续增加焊接深度,通常不会增大焊接强度,但对于不同塑料之间的焊接,则可以增大焊接强度。焊接深度可通过线性传感尺进行测量和控制。
在实际设置参数时,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种类、工件的形状、尺寸、结构以及对焊接质量的要求等因素。通常先根据经验和材料特性初步设定参数,然后通过试焊来检验焊接效果,再根据结果对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,以达到最佳的焊接质量。